 
暮春三月,八百里秦川,春草如碧絲,秦桑低綠枝,一派春意盎然。陜西省銅川市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,光伏板下的黃芪也冒出了嫩芽。
陜西省銅川市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于2019年全容量并網,與隆基清潔能源和三峽新能源聯合中標了該項目,項目總裝機容量250兆瓦,總占地面積9600畝,相當于1000個足球場。

與此同時,銅川基地也在不斷開拓創新,拓展業務范圍,經過長期的實踐與探索,開創了光伏+生態農業+生態旅游+扶貧的新業態發展模式。
推陳出新,繪出“美麗生態”新藍圖
銅川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,依靠豐富的地下的煤炭資源拔發展起來,是我國最為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。
隨著社會的進步,資源的衰竭,這座城市逐漸面臨轉型。自2017年起,銅川開始逐步淘汰煤炭落后產能,大力發展清潔能源。積極貫徹國家“碳達峰”、“碳中和”的雙碳目標,成為全國首批光伏技術開展城市。
促進能源與當地生態環境友,從電站開發、設計、運營當中時時考量,如何減少水土流失,進行生態修復,保障生態環境效益。通過“光伏+高經濟價值作物種植”、“農光互補”等創新模式,做到有效減少了水分蒸發,降低水土流失,增加土地的綜合利用率,實現了農業、發電雙豐收。
從前銅川的村民以種植小麥、玉米等作物為生,產量低、收入少。現在,村民們拿著土地流轉的費用,每畝價格為750元。自2019年光伏項目開建以來,大批當地農民參與到項目建設中來,在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的同時,電站建成后,后續的廠區清洗及農業設施建設期,場區除草、綠化、中藥種植、農業設施施工等也將為當地創造大批就業崗位。
土地上建起光伏電站,可農業仍在繼續,這里的農業大棚里種植蔬菜和高附加值的果樹;農業設施計劃建設,組培室、冷庫、農業監測系統等;光伏陣列間正在試種各種樹種和農作物并做長期觀測,為光伏與農業的結合作出更深、更細的探索,尋求更科學、更合理的搭配模式。
整個生態合理規劃,農業廢棄物等有機肥,也被得到高效利用,實現農業生態循環發展。光伏項目還給村里修了進村的大路,修建了旅游基礎設施,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,增加村民的收入。
Copyrights?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蘭州華能生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隴ICP備19000919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3751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設計制作:宏點網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3751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設計制作:宏點網絡